洋美:记忆中的中国端午节
童年生活中,最难忘的一幕就是端午节。在春暖花开万物复苏,气候宜人的初夏时,迎来我们最爱的端午节。那是一种怀念,更是一种喜悦。
在端午节时,不仅可以去逛庙会,回家的路上还可以求上一个五彩绳。因为大人认为,五彩绳可以保佑我们一年平安的成长。当我们手腕上系上了那五彩绳时,顿时会让我们枯燥的生活里,也跟着变成了美丽五彩的颜色。
在灿烂的阳光下,在手腕上欢跳的五彩绳,是我曾拥有过的唯一的首饰,它在我幼小的记忆中,甚至比任何宝石都耀眼悦目,让我快乐无比过。
端午节这一天,逛完庙会回家后,总是有美味等待着我们。一大早姥姥在院子里就开始为我们包粽子了,姥姥坐在那把小板凳上,在春风吹抚的嫩绿的杨柳枝下,缓缓地唱着歌谣,她会一直等到我们回家来。
我姥姥包的粽子,是小区里最棒的,每个白白胖胖的粽子头上,都会顶着一个大大的红枣。姥姥包的粽子,总是紧紧地裹在糯米衣里,非常的瓷实好吃。
只要揭开煮粽子的锅盖,远远地就会闻到粽子特有的幽香。而且,那一锅紧裹着粽子叶的美味,会飘散在小小的院落的每个角落里。让我们邻里的小朋友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聚拢过来,姥姥会大大方方地把自家新出锅的糯米粽子分给大家共享。
那一份欢乐,那一份渴望,那种热闹的情景,至今我都很怀念。
来到日本数年后,入乡习俗早已改变了,我旧时的生活习惯。因为日本的端午节,是没有粽子的,更不要说姥姥亲手包的那种香喷喷的正宗的粽子了,那中国式的端午节,也就成了我永久的美丽的怀念。
遗憾归遗憾,好在生活在日本的我们,还有机会想起端午节的存在。还会在日本独享与中国截然不同的粽子节。
日本的端午节,也被称为男孩节,起源于1500年前的奈良时代。它是为了祈祷家中男孩的健康成长,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口挂上,气势宏伟的鲤鱼旗。一般挂上鲤鱼旗的数量,和自己家的男性人口数量是要一致的。
所以鲤鱼旗,一般是一排鲤鱼,在蓝天白云下,会浩浩荡荡地飘舞一个月。
日本这个独特的一个月的端午节,让我们这些异文化的留学生们,在不知不觉中会感知到端午节的临近。
在日本时间长了,渐渐的就会知道,原来日本的端午节也一样格外的热闹。一般的居民,户外大张旗鼓地挂着鲤鱼旗,家里也会摆设出男孩节的人形和武士的盔甲来。
端午节这一天,商场里也会卖艾蒿和粽子。日本人是把艾蒿放到浴池里,洗艾蒿澡。意思是希望借助艾蒿的清香,将病菌和邪气一洗而净。如果感到还不够放心的话,也可以把艾蒿放到枕头下,尽情享受艾蒿整个夜晚带来的安全感。
日本端午节的粽子,比我们家乡的粽子要瘦了一圈多,一般是个细长的棒棒状。里面虽然看不到甜甜的红枣,但也会充满了可口的红豆。只要闭上眼睛细细地嚼一嚼,虽然比不上家乡的粽子味道,但甜蜜的感觉却是一样的让人感到欣慰。
日本许多地方也会在端午节时,赛龙舟,开庙会的。日本人会解释这是我们这个地方的习俗,但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赛龙舟、开庙会、吃粽子。这就会给我们这些孤独在异乡中奋斗的留学生,多了许多尽情解说的机会。因为日本的端午节和其它众多的节日一样,都是源于我们的大中国。我们会讲述屈原的故事给他们听,以此来解释赛龙舟、吃粽子的缘由。
很多事情都是这样,时间久了人们的记忆也会随之渐渐淡化了。一个完整的屈原故事,在日本渐渐就变成了几个片段,变成了挂鲤鱼旗、赛龙舟、吃粽子的故事来。想必,屈原一定会感叹,精华虽然过滤下去了,好在还有一些实质的文化,最终还是在日本这里扎根了。
今年的端午节,我同样买来了没有红枣的粽子,在浩荡飘舞的鲤鱼旗下,回味着我人生中的两段相似而又相异的端午节。
曾在《小说林》、《人民作家》、《香港文学》等杂志发表过多篇作品。曾有长篇小说《我有两国母国》出版,以及多篇日语,汉语的散文和游记,在中、日杂志上发表。2020年《打卡的日本人》获《文狐网》全球外嫁女故事征文奖大赛三等奖
版权说明:尊重知识产权,版权归属原创作者,文章源于授权作家或网络,网络其他素材无从查证作者,如有侵权,原创作者烦请联系我们予以公示或删除处理。微信:xinshuo20122015